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這次是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后第一次召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總結大會,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按照會議議程首先由我代表市市場監管局做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總結報告。
2010年,在市局、分局、特檢院和特設協會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完成了132家使用單位的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其中93家復評、39家新評,一級達標企業為23家,二級11家,三級5家。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342家使用單位參加了標準化評價工作,其中電站鍋爐使用單位19家、液化氣體和工業氣體充裝單位67家、大型港口企業19家、游樂設施使用單位28家、以電梯為主的使用單位100家,綜合設備的企業和酒店共109家,其中一級達標企業221家,二級達標企業108家,三級達標企業13家。342家評價單位覆蓋特種設備14546臺,占全市特種設備總量10.17%,為我市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樹立了安全管理的榜樣,有效推進了使用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
一、早準備,早部署,為評價工作的正式開展打好基礎
(一)及時對評價標準進行修訂
《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于2009年進行了較大的修訂,增加和完善了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應急救援和事故調查等內容。為使評價標準及時更新,市局在年初組織了20多名特種設備專家對評價標準文件--《特種設備使用和管理文件要求及評價》進行了修訂。新修訂的評價標準充分結合了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中安全風險及管理特點,又吸取了企業近年來實施安全管理的成功經驗,增加了特種設備節能減排的措施和相關制度,完善了原評價標準不足的地方,使之更加切合實際,行之有效。
(二)以多種形式宣貫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工作
2010年是 “亞運年”,通過安全標準化提高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確保“迎亞運、保平安”具有積極的意義。市局在年初下達了全年130家評價單位的任務目標后,各分局從2月起分別通過召開動員大會、培訓宣貫會、登門走訪等多種形式在轄區推廣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得到了許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積極響應。
(三)狠抓使用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培訓
為保證使用單位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新修訂的安全標準化評價標準,我局組織相關單位編印了新修訂的安全標準化評價標準、《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知識》等資料發放給參評單位。同時加大使用單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力度,狠抓管理人員持證上崗,2010年新增安全管理人員1908人次,達到了往年培訓安全管理人員的總和,為我市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的穩步提升和標準化評價工作順利開展培養了一支特種設備安全管理的骨干隊伍。
二、齊心協力,確保評價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市局和各分局大力推進評價工作
市局一直將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作為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的重要抓手,列為中心工作之一貫穿于全年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中。局領導多次關心和過問評價工作的進展情況,對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予以協調解決。特別是去年向市財政申請專項經費的方式與以往有較大區別,市局做了大量的協調工作,確保了評價工作專項經費及時到位,保障了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
各分局也各盡所能,全力以赴推動評價工作。福田分局周密部署,落實專人負責,采取周匯報、月報的方式對整個評價工作進行動態跟蹤,確保工作有條不紊的按計劃完成。分局根據中心區實際情況,特別考慮地理位置特殊、人流量大、電梯使用頻繁的人流密集型重點場所,專門選擇了地鐵物業公司、福田口岸和3家華強北專業電子市場參評。希望通過循序漸進地將華強北商圈的大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納入評價工作計劃,逐步提高華強北商圈整體特種設備管理能力和水平。
羅湖區是深圳老城區,又是高度密集的商貿區,特種設備主要分布在商業發達的商場廣場、人流密集的口岸、商旅重點的酒店等地方,特種設備使用頻率高,發生故障影響大。羅湖分局針對羅湖的商貿特點,由分局領導帶隊跟走訪重點企業,爭取到中糧集團、金羅湖商業城等6家新評單位參與評價工作。通過召開動員會、自查自糾和上門指導等方式,積極幫扶參評單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順利完成全年評價工作任務。
南山區聚集了我市許多大型液化石油氣站、發電廠、碼頭、旅游景點等重點監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大型設備多,危險性大。南山分局采取多項措施大力推進評價工作,一是對新增單位早動員、早部署,并逐一上門指導,保證新增單位保質保量完成評價工作;二是結合市局部署的制冷系統專項整治工作,把轄區制冷設備數量較多的招商局國際冷鏈(深圳)有限公司等企業納入到評價單位,使特種設備專項整治工作和安全標準化工作相互促進;三是繼續根據南山區的特點,以特種設備數量較多的港口企業以及人員密集的購物商場作為新增參評單位重點,確保這些重點使用單位的特種設備安全。
鹽田分局在推進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過程中,一是結合電梯安全和鍋爐壓力容器等各專項整治工作,宣傳和發動使用電梯和鍋爐較多的酒店類企業參加安全評價工作;二是積極推動企業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培訓,督促企業管理人員持證上崗;三是指導和幫扶企業完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推進安全管理評價的指標內容貫徹落實到實處。今年在全市率先圓滿完成轄區特種設備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且全部參評企業達到“一級”標準。
寶安分局早在2月初就確定了25家企業作為參評推薦單位并進行工作部署。針對新參評企業對評價工作不了解,分局深入企業宣貫標準化的目的和要求,與企業取得共識。從4月份起,分局組織召開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標準化指導工作會議,對與會企業代表開展了特種設備基礎知識和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的培訓。通過“一檢查,二指導,三觀摩”的工作模式,共派出安全監察人員130余人次,對于評價過程中發現的設備、人員無證情況均第一時間發出安全監察指令書督促整改,有力促進了轄區全年評價工作的完成。
龍崗分局把標準化評價作為特種設備責任制中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根據轄區地大面廣、企業規模較小、安全管理水平較弱等特點,早策劃早行動,深入企業走訪,從醫療衛生機構、物業管理單位等方面著手認真篩選標準化企業名單,新增華南國際工業原料城、南嶺醫院等7家單位。今年參評的中海醫院、南嶺醫院、華安液化石油氣有限公司、新興氣體廠、燕鵬液化石油氣充裝站、深燃回龍埔氣庫等單位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超額完成評價工作任務。
光明分局在全市率先啟動了安全標準化評價工作,制定了工作方案,確定了工作進度時間表。通過宣貫動員,爭取到杜邦太陽能、吉田拉鏈兩家大型外資企業參評,為轄區外資企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同時對晨光、維他、公明醫院等6家復評單位逐一走訪和宣貫,對企業遇到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解決,順利完成了8家單位標準化評價工作。下一步,分局將積極爭取新區管委會資金支持,對轄區大、中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開展大范圍的標準化評審的培育工作,切實推進企業主體責任的落實。
坪山分局作為新成立的分局,去年重點對轄區企業使用特種設備的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幫助復評企業完善其管理體系,保證安全管理評價工作達標,為今后推進評價工作打下基礎。
(二)協會及專家組成員積極開展評價工作
針對評價工作專業強、任務重的特點,市局和協會積極開展工作,對全市特種設備行業專家數據庫進行了調整和完善,并對新增的專家進行了評價標準文件及評價工作流程的相關培訓,為確保評價尺度的統一和評價工作的公正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評價專家組成員都具有高、中級專業技術職稱,同時又是各單位的領導和骨干,盡管各自業務工作非常繁忙,但都能克服困難,兢兢業業地完成每次安全評價工作。專家們在評價現場堅持原則、一絲不茍、專業敬業、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讓很多被評價單位深受感動。許多參評單位通過《評價人員工作表現與自律情況反饋表》對專家組成員的工作表現與自律情況給予了高度的贊揚。
(三)參評單位充分準備、積極配合、認真整改
各參評單位都高度重視評價工作,均成立了本單位特種設備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由企業分管特種設備的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由持證的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具體組織開展評價準備工作,認真對照評價標準文件,在自查自評的基礎上,填寫自評報告并向評價機構提交評價申請書。從申請單位的自評總分和專家組的評價總分對比來看,自評總分與評價總分相差在4%以內,說明絕大部分單位的自查自評工作并非走過場,而是真實客觀的反映了申請單位對評價標準的掌握程度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水平的現狀。
對于現場評價工作,各評價單位十分重視、積極配合,都按照《特種設備標準化實施細則》的規定做好了評價安排,如深圳赤灣勝寶旺、華僑城大酒店、蓮花物業、高科德電子、華潤物業、中糧集團、華特鵬特種氣體、富士通電梯、中海醫院、華安液化石油氣、維他(光明)食品飲料、云飛龍特種氣體及鹽田轄區八家評價單位,在評價前就將配合評價計劃以文字形式發送到協會,并就每一個細節與協會反復進行協商,確保了現場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對于評價過程中專家組開出的《不符合和有缺陷項目通知書》,各評價單位都做到了認真對待、積極整改,并在限期整改期限內向協會遞交了整改報告。各項整改項目均采用文件形式進行詳細說明,體現了上述單位對待標準化評價的結果認真整改的態度和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持續改進的決心。
三、評價結果分析
(一)新參評單位的情況:39家首次參加評價單位的特種設備使用和管理安全評價全部合格,其中一級達標企業(總分大于900分)23家;二級達標企業(評價總分在800~900分之間)11家;三級達標企業(評價總分在700~800分之間)5家。按照評價單位特種設備的分類:以機電類特種設備為主的使用單位7家、一級6家、一級達標比率為85.7%;電梯使用單位14家,一級達標企業9家、一級達標比率為64.29%;酒店5家、一級2家、一級達標比率為40%;港口2家、一級1家、一級達標比率為50%;以承壓類特種設備為主的使用單位7家、一級4家、一級達標比率為57.1%;醫院4家、一級3家、一級達標比率為75%
39家新評企業中需要再次進行二次評審的企業有6家,主要原因在于新《條例》實施后,這些單位未及時將新法規貫徹到安全管理體系文件之中,同時對特種設備相關人員的法規傳達也缺乏有效的記錄,從而產生新的扣分項。
(二)復評單位的情況:按照三年對達標企業進行一次復評的要求,2010年對2007年101家(其中注銷、搬遷8家),實際93家進行了復評。復評結果顯示:一級達標企業74家(原為64家);二級達標企業16家(原為34家);三級達標企業的有3家(原為3家)。對比2007評價,評價總分提高的企業有49家,平均總分從889.17分提高到922.15分,提高了2.3%。一級達標企業增加了10家,從一級降到二級的有1家,從二級降到三級1家、三級持平1家。
綜上所述,各參評單位的機構設置和人員條件都能基本滿足要求,均建立了相應的責任制和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大多數特種設備都能做到“使用登記證”、“檢驗合格證”、“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三證齊全,特種設備技術資料和檔案能夠妥善保管,大多數企業都制定了應急救援預案,有的企業還定期按規定進行了演練,設備運行記錄和維保記錄都較為規范和齊全,特種設備及其安全附件均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四、評價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1、部分新評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質量管理體系,管理體系文件、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未形成系統化。各類文件中無統一編號、無授權簽發、無發放記錄、升級和版本跟蹤記錄等,不利于文件受控和新版本的貫徹實施。
2、部分企業原來具備質量管理體系(包括ISO9000、ISO14000等或其它行業質量管理模式),大多對生產環節的質量管理進行了規范,但缺乏特種設備管理以及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等內容,有的甚至將特種設備管理與電工管理或消防管理相互混淆、
3、部分企業安全管理手冊、組織機構設置和相關人員的崗位職責缺乏特種設備管理的內容,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操作人員崗位職責不明確,無相關任命書等。
4、特種設備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責不夠完整,未按特種設備的規定要求進行明確、且與其他職能部門職責中有重疊的部分也未劃分清楚。
5、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既包括特種設備操作人員,也包括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在評審中發現各單位對特種設備安全管理人員重視不夠,管理人員持證上崗率明顯偏低,有的甚至沒有配備特種設備管理人員。
6、檔案管理制度不夠明確,檔案記錄不全或未及時歸檔,進口設備原始檔案缺失嚴重。各類安全管理資料和記錄(包括作業人員資格證書、設備檔案資料、設備運行管理資料等)未能有序保管。
7、安全信息的收集和傳達不符合評價標準的要求,未建立有效的傳達制度和渠道,未能每月召開一次安全生產會議;
8、對存在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重大危險源未進行識別和風險評價,未按規定單獨登記建檔并報市市場監管局備案。
9、多數新評價單位對應急物質準備、應急資料準備、應急聯系渠道等沒有具體文件說明,沒有應急流程各個環節的詳細描述、未按要求進行應急演練。
10、部分使用單位有制度無措施、有要求無記錄,存在著執行措施不力、記錄不全甚至于沒有記錄的現象,需要進一步加大制度的執行力。
2010年標準化評價工作能夠順利完成,是全體參評單位積極參與和全體評價專家辛勤工作的結果,是市市場監管局周密部署、大力推動的結果,是特種設備行業協會積極組織、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此,我向取得優異成績的各參評單位表示祝賀,對所有參加評價工作的同志和評價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目前,我市特種設備標準化評價工作還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多年的評價工作積累了不少寶貴的經驗,為今后的評價工作和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下一步,我們將再接再厲,爭取通過特區立法的方式開展特種設備標準化評價工作,進一步擴大標準化評價工作的推廣范圍,努力提升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管理水平,為我市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