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三方檢測的起源
無損檢測可用于產品質量檢驗和設備安全監督,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其水平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發達程度高低的重要標志。
在我國的傳統理念和模式中,無損檢測作為施工過程的內部質量控制,由承包商內部的無損檢測部門執行無損檢測工作。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弊病很多,如檢測程序混亂、工序制約弱化、弄虛作假屢發、質量評定就低不就高、檢測人員看領導的眼色行事等。進入21世紀后,中國制造業承接了越來越多的工業外貿訂單,跨國公司也紛紛在中國設廠直接進行生產。一系列的國際參與向中國提出了國際通用的第三方檢測要求。這種第三方檢測模式.避免了施工單位自檢時的弊端,能夠真實地反映產品和工程質量,同時可以降低檢測方和業主成本.保障了檢測效果。2001年,國家質監總局提出了無損檢測技術服務行業化的概念,并且成立了行業協會。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第三方無損檢測機構孕育而生。
采用第三方檢測的模式,不僅符合國際慣例,而且保證了檢驗的公正性,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了人力和財力。第三方檢測機構具有管理人員職業化、無損檢測人員技術水平高、專業化強的特點.能保證企業的產品質量,保障企業產品的使用安全。同時.能為企業制造工藝的改進做出積極的貢獻,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在服務于企業的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也會積極地追求技術創新,提高自己的檢測水平,從而促進整個無損檢測行業技術能力的進步。
二、廣東檢測行業現狀
廣東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驅,經過近30年來的發展,逐步成為工業比重越來越大的省份,這也促使廣東省的GDP迅速上升。2008年是近年來中國經濟最困難的年份,廣東經濟總量仍然保持全國第一。其工業涉及造船、鋼鐵、機械裝備制造、民用航空維修、核電、火力發電、水力發電、輸變電、鍋爐、壓力容器、汽車、摩托車、海洋石油、石油化工、鐵路、地鐵、高速公路、橋梁等等,這些都帶動了廣東省無損檢測應用技術的發展。
(1)廣東省有第三方檢測進入的行業
①特種設備檢測:主要是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起重機械等進行檢測,也有電梯、鋼絲繩、游樂設施中涉及的無損檢測。
②電力行業檢測:主要面向電廠、電站涉及的發電鍋爐、管道結構、汽輪機、發電設備中涉及的無損檢測。
③建筑、船舶行業檢測:主要是面對建筑鋼結、海上平臺結構檢測、水下檢測、船舶等。
截止目前似乎尚未有專業的面向機械裝備制造業、輕工產品等
的第三方無損檢測公司。
特種設備的無損檢測機構分為A、B、C三級(對換證單位進行級別評定,新申請的單位不定級)。目前全國取得資格的單位有218家,以山東、江蘇、廣東為最多。全國共有16家A級單位,45家B級單位,其余皆為C級單位和未定級的單位。特種設備無損檢測專項資格的放開,標志著無損檢測由原來的“游擊隊”變成了專業化、職業化的團隊。
(2)廣東省從事第三方無損檢測的國內公司
廣東省取得特種設備無損檢測資格的機構和單位有19家,其中
A級2家:廣州聲華、茂名華泰;取得B級的單位有3家:深圳太科、深圳嘉航、茂名長安;C級有6家:廣州黃埔廣石化、廣州華《特種設備無損檢測行業公約》,《公約》分為五個部分:總則、行業道德、行業守則、行業管理、附則,對無損檢測機構的行為進行了規范,為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的良性發展提供了依據。中國特種設備檢驗協會每年組織舉行一次會議(2008年除外),主要是討論行業的發展、檢查行業公約的自律情況。2009年9月,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年會在青海西寧召開,全國有166家無損檢測機構派代表參加會議,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領導也出席了會議,這表明國家對無損檢測行業的高度重視。會議討論并修改通過了新的行業公約。
此外,國家從法律法規方面對無損檢測機構的管理也做出相關的規定。2009年1月24日,溫家寶總理簽署公布了《關于修改<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決定》。新修改的《條例》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條例》明確規定將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納入安全監察條例調整范圍,并對檢測機構及其人員的行為進行規范,規定相關處罰條款,為特種設備的第三方檢測進一步提供了法律依據。
廣東省質量枝術局監督部門組織有關專家不定期對我省無檢測機構進行監督,為省無損檢測市場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目前,在廣東從事第三方檢驗檢測服務的國外公司主要有:德國TUV、法國BV、瑞士SGS、英國有勞氏、美國ABS等,他們主要從事進出口產品的檢驗檢測工作。
三、第三方檢測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的發展看.廣東省第三方無損檢測機構基本滿足了工業的發展.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安全風險。但是由于第三方檢測機構多為民營企業.不具備行業依托優勢,所有的機會都是通過市場競爭獲得;同時與外資企業相比,又不具備技術、設備和品牌優勢,所以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一是無損檢測的行業地位、社會認知度不高.再加上第三方檢測機構之間存在惡性的價格競爭,非常不利于檢測技術服務業的良性發展。在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無損檢測公司的選用,一般由施工單位選擇。無損檢測公司與施工單位之間的關系,由于存在經濟交往,變得微妙,少數無損檢測單位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可能會成為制造劣質工程的專業伙伴.使工程質量隱患變得更危險。不僅嚴重影響社會對無損檢測行業的認同感.更導致了一系列危害公共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是第三方檢測機構大多缺乏理化分析試驗等故障分析和安全壽命評估技術與手段,弱化了第三方檢驗公司提供檢測結果的權威性。目前的檢測機構所能提供的服務,只能找出企業產品中存在的問題,還不能提供解決這些問題的技術方法,對產品本身運行情況的分析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支持。這些問題都縮小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市場范圍,制約了檢測技術人員的水平,在與國際同行業的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三、今后的發展
要發展和壯大第三方無損檢測企業,需要國內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協會以及政府部門等進行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對各個工業部門來說,開放檢測服務市場,以第三方無損檢測的國際慣例促成檢測行為,是方向也是趨勢。比如在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領域進行的無損檢測技術服務市場化行為.經歷了近九年的培育發展后,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補充了原有體系內部力量的不足。
其次,南于不同行業對企業資質和人員資質的審批界限不同,造成了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市場服務方面的局限性,只能服務于本機構所取得的相應行業資質范圍內的檢測,而不得進行其它相關行業的檢測。這些行業間存在的壁壘,不僅導致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費,而且不利于民營企業開拓新的市場。因此,針對目前已經開放或尚未開放第三方無損檢測市場的行業.實行不同行業對企業資質和人員資質的互認,減少檢測企業的運行成本,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此外,在標準化過程中,加大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話語權,重視第三方檢測機構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的作用.對于提升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地位和技術水平,都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方檢驗模式是國際通行的模式,目前在我國也正在蓬勃發展,隨著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許多生產、制造企業中的無損檢測部門也紛紛剝離出來成為新的第三方無損檢驗服務公司,使市場的競爭日益白熱化。因此,作為提供第三方無損檢測服務的企業,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1)樹立品牌意識,注重企業文化和形象建設.加強內部管理;
(2)以人為本,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和培訓,穩定隊伍,打造一支更加正規化、職業化、專業化、國際化、全球化的高層次無損檢測專業人才隊伍;
(3)引進吸收新技術,重視研發,探索特色檢測技術;
(4)在做大規模、增強實力上下功夫.改變目前小而散的業態,增強抗風險的能力;
(5)樹立誠信、公正、客觀的行業形象;
(6)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和完善檢測手段,運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進行管理,控制質量,提高競爭力。
我們有理由相信:第三方無損檢測機構在加強自身隊伍建設后,在中國的檢測技術服務市場不斷深化和開放的時機下,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廣東地處經濟發展的前沿,一定會發展得更好!
(作者單位:廣州聲華科技有限公司)